下个月一号开始,“社保代缴”这条路是彻底行不通了,奉劝那些还抱有侥幸心理的朋友,抓紧时间退出来,否则后果很严重。
如果我们挂靠社保被发现了,轻则缴费年限注销,社保账户清零,等于之前缴纳的那些钱就白交了,情况严重的话,还会纳入个人征信报告,影响咱们今后贷款和找工作。
不仅如此,官方还明确了鼓励社会公众举报社保违法、违规问题,经查证属实的话,最高可以奖励10万元。
看得出来,国家这一次真是下狠手了,决心要彻底整治“社保代缴”行为,比之前的态度要强硬更多,不仅体现在监察稽核方面,还有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。
简单解释一下“社保代缴”的概念,就是咱们并没有在某家公司上班,但是这家公司却帮着缴纳社保,当然公司部分和个人部分的钱都是咱们自己出。
之所以社会上会存在这样的现象,主要是因为社保连续缴纳对于很多人来说非常重要,不仅关系着看病、养老、生育、失业等方面的补助,还对落户买房、摇号买车、子女上学等一系列问题产生影响。
而目前市面上代缴的形式有两种,一种是自己找亲戚朋友的公司代缴,临时过渡一下;另一种是花钱找个中介给自己办理,全流程服务。
很多朋友就比较纳闷了,虽然是代缴,可并没有少交一分钱,只不过是暂时找不到工作,搭一个便车,纯属无奈之举,为什么就明令禁止了呢?
实际上,“社保代缴”确实隐藏着诸多风险,比如有些不法中介打着社保代缴的幌子,实际上直接就圈钱跑路了。
还有一些代缴的公司,通过出卖我们的个人信息,冒领国家津贴薅羊毛等等,我们却对此毫不知情。
更严重的是,如果之前咱们通过“社保代缴”,领到了一些补贴,比如生育津贴,医疗保险等等,还可能会被认定为骗保,不仅需要罚款,情节严重还涉及犯罪。
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,属于非营利性、公益性质,国家的财政是会往账户里贴钱的。
如果只是临时挂靠几个月,找到了工作就撤出来,那还可以理解,可偏偏就有一些人钻了这个空子,明明整天无所事事,不给社会做贡献,还要享受着社会保障。
那么,我们周围确实存在很多个体经营的朋友,比如路边摊,自媒体等等,还有待业在家找工作的人,他们应该如何处理社保的问题呢?
第一,缴纳城乡居民社保。
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在老家务农或者年纪比较大的朋友。
第二,灵活就业缴纳社保。
而且现在很多地方正在逐步取消限制,大家也不用再回户口所在地缴纳了。
第三,自己注册公司,给自己交社保。
如果咱们有实力,可以自己开一个公司,自己给自己缴纳“五险一金”,这肯定是最霸气的方式。
不过,这个办法并不是适合所有人,注册公司肯定是有一定的限制条件,最起码注册资本就得十万块钱,我想很多人看到这里,就要望而却步了。
因此,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主要有上面三种方式,个人建议选择第二种比较稳妥。